受新西兰原料奶粉问题,加上产能不足,天气等原因,国内迎来新一轮“奶荒”,求过于供令国内乳品价格上涨,幅度达到5%-8%。
从超市销售人员了解到,国内的伊利,蒙牛等品牌在零售端的价格有所上涨,例如伊利金典纯牛奶售价从之前的58元上调至62元,涨了4元,蒙牛特仑苏纯牛奶的售价从58元涨至目前的62元
多因素导致奶源紧张价格飙升
据相关人员透露,这次奶荒主要原因是天气方面,北方出现干旱天气,降雨量不足,影响到牛奶产量,另一个原因是奶源原产地的需求增加,同时,新西兰奶粉出现问题令到个别企业转向国内奶源。
企业力保原料防“断奶”
为缓解原奶供应偏紧、价格持续上升的压力,上市乳企近期纷纷展开奶源争夺,采取联姻海内外同行等方式来稳定奶源供应。伊利股份600887近日披露,将出资3.1亿元参股辉山乳业,稳定东北地区原料奶供应。合生元、圣元国际等上市乳企也纷纷出海,针对奶源跑马圈地。
据一位从事新西兰贸易的权威人士分析,短期来说,原装原罐进口的奶粉暂时并无“断货”的忧虑,脱脂奶粉、全脂奶粉的进口则需要交出检测报告。该人士预计,短时间来说恒天然原料的入口数量将减少,但是中长期来说将会恢复正常。“事件将促使更多公司考虑多元化采购,此外也会更重视乳清蛋白原料。”
一家本土乳品生产商说,由于今年新西兰奶粉价格波动较大,相当一部分同行已经“囤积”了奶粉,用量足够2个月使用。据悉,这些奶粉主要用于制造复原乳、酸奶。
王丁棉估计,到了冬天市场需求下降,供求紧张可能会缓和,奶价可能会平衡。同时,专家建议,只有通过提高奶牛规模化养殖程度,保护奶农积极性、规范生鲜牛乳和复原乳使用、加强奶源检测和监管等方式,稳定和扩大生产。保障养殖户利益,保障市场供应稳定、安全,才能真正防止“奶荒”的不断来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