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5月20-24日)国内油脂价格大幅下滑,并将此前一周的上涨全部回吐。在全球市场油脂供大于需的宏观背景下,国内本身油脂的库存居高不下。至5月17日当周,国内主要地区豆油库存达到144.94万吨,棕榈油库存达到81.71万吨,菜油库存达到44.07万吨,均大幅高于去年同期。在国内油脂供应充足的情况下,外盘原料价格一旦发生下滑,就会引起国内价格的连锁下行。
美豆价格将长期制约豆油上涨。
周四美国农业部发布的周度出口销售报告显示,在截至5月16日的一周里,美国陈季大豆净销售量达到53.6万吨,新季大豆净销售量仅有5100吨。作为对比,前一周美国陈季大豆净销售量为37.09万吨,新季大豆销售量为30.34万吨。虽然美国陈季大豆净销售量有较大增长,但是到目前为止新季大豆总销量仅达到142.4万吨,而去年同期为555.6万吨。新季大豆销往中国的数量仅有6.3万吨,而去年同期为102万吨。
中美之间贸易摩擦的再度加剧,使得下一市场年度中国从美国采购大豆的数量急剧下滑,未来甚至可能完全不从美国进口大豆。中国市场的缺失,将在短期内打压美豆价格,未来可能会改变全球大豆的种植结构和贸易流向,不过那至少是2020年以后才需要面对的问题。
目前美国中西部地区降雨过多,使得美国玉米和大豆种植进度严重拖后。截至5月20日,美国18个主产州的玉米播种工作只完成49%,远远落后于正常进度的80%。虽然持续降雨也延误了美豆的种植进度,但对玉米的影响则更为严重,美国农民可能不得不选择将部分玉米转种大豆。
除了美豆种植面积有可能继续增长之外,周二美国农业部发言人称特朗普政府正在考虑向农户提供每蒲式耳2美元的大豆补贴,新的援助补贴很可能达到150亿~200亿美元,超过去年120亿美元的规模。以上种种要素都将严重影响到下一市场年度的美豆价格,美豆价格可能将长期保持在850美分/蒲式耳以下的位置,从而使全球豆油价格继续走弱。
豆油和原油价格打压棕榈走势。
对于棕榈油而言,目前价格走势主要追随豆油价格的变化。虽然5月马来西亚出口依旧保持良好,根据船运公司的统计,马来西亚5月1日至20日棕榈油出口量较上月同期增加10%左右,但本周棕榈油价格仍出现了较大的下滑。
棕榈油价格的疲软,主要受到了豆油价格和原油价格的拖累。豆油的大幅下跌,使得在食用油方面棕榈油的替代效应有所下滑,这将影响远期棕榈油的出口数额。而原油价格近期的快速下滑将对棕榈制生物柴油的利润造成直接损害,这可能会影响到印尼生物柴油的出口。虽然我们看到印尼棕榈油库存不断下滑,但是产量也不断创出新高,印尼3月棕榈油产量达到431.3万吨,是历史同期最高点。在未来豆油供给过剩,同时欧盟限制棕榈油制生物柴油的情况下,马来和印尼都将面临出口下滑的威胁,从而使得库存再次累高,这将使得棕榈油价格有可能继续下滑。
中美贸易摩擦仍将支撑菜油价格。
在豆油和棕榈油大幅下滑的状况下,菜油仍表现出较强的支撑,菜棕价差仍在进一步扩大。菜油的强劲,来源于市场对加拿大进口菜籽和菜油能否顺利入关的担忧。在6月G20会议开启之前,预计中国不会对加拿大进口菜籽、菜油采取极端限制措施,这将保证短期内菜油价格不会出现较大的上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