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订单找产品就上88订单网
  • 订单
  • 产品
  • 公司
  • 资讯
  •  
  •  
资讯分类: 化工涂料 建材家装 五金模具 电工电子 服装鞋帽 照明仪表安防 医疗器械 电子商务 食品农业 数码家电 冶金矿产 橡胶塑料 农林牧渔 商业贸易 商务服务

外商主宰的仿真模型市场 充斥着对他国的武力崇拜

2014-6-25 14:44:05  来源: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  字体大小:

  2014年两院院士大会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一不小心”,批评了中国的模型产业。

  他向院士们提及一个故事:某外国政要向他推销本国飞机,顺势将一款同类飞机模型作为礼物送给了他。

  “我接过模型,翻过来一看,底下竟然是‘MadeinChina’,中国制造!”李克强总理说,“模型是我们造的,飞机却是他们卖的。你们想想,我们要造多少飞机模型才能换他们的一架飞机?我越想这买卖越不划算呀!”

  所谓机模,其实属于一个叫“静态仿真模型”的产业。与2007年立项的大飞机项目相比,中国的静态仿真模型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起步,如今已是全球第一模型生产大国。

  国内权威模型杂志《模型世界》执行总编吴迪告诉《瞭望东方周刊》,世界上的飞机模型90%是中国生产的,其中多半出口到国外贴牌。

  这是典型的“中国制造”的故事,如果说它与大飞机有何可比性,那就是都在中国缺失核心技术的情况下,进行艰苦的升级和研发。

  不得不提到的一个问题是:被国外厂商主宰的静态仿真模型设计市场,充斥着对其他国家武力和科技的崇拜。

  作为全球最好的模型企业,日本“田宫模型”的创始人田宫俊在自传中提到,当他的企业以“做战舰的田宫”起步时,产品就是“武藏号”、“大和号”等旧日本海军战舰,它们大多已在二战中被盟军击沉。

  现在,这些武器模型仍可在中国各个城市的模型商店轻易找到。相比之下,中国的歼系列战斗机和中华神盾舰船,恐怕才刚刚进入职业玩家的视野。

  不是“小孩子的玩具”

  静态模型是一种类似工艺品和样品的三维造型,在二战后于美国发端,由日本发扬光大。特别是塑料拼装模型,组装好后上色进行各种旧化和细节调整,得到拟真效果,就是静态仿真模型。

  这其实是一种广义的玩具产业,但绝对不是“小孩子的玩具”。

  吴迪告诉本刊记者,日本的模型产业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相比之下,中国的静态仿真模型是随着海湾战争的军事热起步的。

  很快,中国雨后春笋般地诞生了数万家相关企业,一时间也涌现出若干“国产知名品牌”,大有全面占领国际市场之势。但短短几年内,在合资模式的攻击下,大多数自有品牌销声匿迹。

  吴迪说,目前国内模型制造企业已发展到7000~10000家,其中拥有自己品牌的企业有200家左右。

  据他保守估算,不含动漫衍生品,中国每年的模型总产值约30亿美元。其中,200多个精品厂家的产值总量约占两成。在90%用于出口的产品中,最大的目的地是美国,约50%,欧洲30%,日本10%,南美等地10%。

  吴迪认为,相比于一般劳动密集型产业,高端模型的利润颇为可观。

  “在精品模型国内销售的毛利润率方面,厂家的毛利润超过50%,代理商的毛利润约为20%~30%,零售的毛利润在10%~20%。科技含量高的精品模型,利润很高,比如一台比例为1:6的金属遥控坦克模型,在国外卖到8000美元一台,国内市场要卖到6万元人民币。”吴迪介绍说。

  在上世纪90年代诞生的那批企业中,广东“小号手”和香港“威龙”是仅存的中国品牌。

  不过,今天的“小号手”并不仅仅是模型制造商,其模型品牌的背后是中山市雅太电器有限公司。

  该企业负责“小号手”事务的销售主任王铮告诉本刊记者,他们集团除了模型业,目前还拥有华新模具以及雅太电器、辉煌电器等产业,“模型是一门比较偏的行业,做好这个行业很不容易,所以也在其他的行业进行突破,电器的涵盖度很广,不过模型仍是公司主要的盈利项目。”

  他说,目前“小号手”90%的产品用于出口,每个月都要推出十几款新品,“一架1:24的‘歼10’模型,北美的利润率大概是35%。我们的出口价格是10美元左右,美国的代理公司要卖到40美元。”

  苛刻的职业玩家

  虽然看起来没有多少高科技成分,但王铮强调,静态仿真模型仍是一种严谨的产品:“消费者很认真的,比如螺丝,实体的圆的,模型做成方的,就会立刻被发现,于是这个产品马上就会没人要了。”

  事实上,静态仿真模型是一种科技含量较高的轻工业产品,投资风险也高于一般玩具产品。

  “比如一副模具3万元,造一个坦克模型可能要几十套模具,成本就是五六十万元,一般工厂山寨不起。”他说。

  一个反例是“上海环球”。网友自发建立的怀念专题网站上说,它“几乎引领我们每一个人踏进了模型之门”。

  “上海环球”是上海玩具厂与外商合作的结果。它最有名的产品就是引进了“火柴盒”品牌——“MATCHBOX”车模。从1984年到2004年,“上海环球”生产了数以亿计的这种合金小车模型。

  然而,外方到上海时发现,模具就存放在露天,损坏严重。而且中方不顾市场需求,大量生产造成积压,最后不得不降价销售。

  几经周折,在2004年合约到期后,“上海环球”干脆消失了。如今在国内市场上见到的“MATCHBOX”都是外国进口的高价产品。

  像做瑞士钟表那样做模型

  技术在静态仿真模型产品中占有重要位置。

  很多中国企业即使在获得授权后,也很难自己进行全新的开发设计,只是三维扫描对方的成品外形后仿制。此类产品表面粗糙、细节模糊,只能低价按照低龄玩具产品销售。

  而“田宫模型”被认为“精密程度只有瑞士钟表可以媲美”。这家企业早期研发一个士兵模型时,要有一个全副武装的模特,每个姿势拍摄几十张照片。依靠这种严谨态度,“田宫模型”最终战胜了开创这个行业的美国企业。

  在吴迪看来,静态仿真模型产业链上的低端产品同样存在盈利空间。这是因为高端模型产品单价较高,订购数量有限,“而技术含量较低的产品,如合金车、合金飞机模型,虽然单价较低,但订单动辄几十万个,利润可能比精品模型更可观。”

  他说,目前国内的市场增长率约10%,很多原来做外销的企业都把精力转回了国内。

  不过王铮也承认,这个产业升级过程中正遭遇极大挑战:人工成本提高和汇率变化造成的利润空间压缩,令民营企业很难应对。

  “10年前普通工人月薪1500元足够了,现在3200元起,高端的工人没有六七千元留不住。产品价格又不能提升,日本的产品汇率还在降低,这样就会影响竞争力。”他说,“‘小号手’在淡季时也会帮人贴牌,不过比例很小。”

责任编辑:88订单网
88订单网特别声明:
1、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88订单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2、本文为88订单网原创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关于

相关文章
关于88订单网 | 新手指南 | 诚征英才 |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付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快递查询 | 代理招募
客服:0769-82989878 客服传真:0769-81181218 电子邮箱:admin#88order.com 订单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英文网址:www.88order.com 版权所有 88订单网备案/许可证:粤ICP备14027189号-4 Copyright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