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越股份和卫星石化公告了丙烷项目的进展,两套装置均进入试车阶段。
海越股份子公司宁波海越通知,一期项目丙烷脱氢装置的消防、安监、环保已经相关部门备案、验收和批复,目前该装置已开始投料试车。
卫星石化子公司卫星能源年产45万吨丙烷脱氢制丙烯项目已取得试生产方案备案,目前项目配套设施已正常运行,三台低温丙烷罐已投入使用,生产原材料已全部到位。生产装置分馏系统已经投料试运行,目前状态正常稳定。反应系统正抓紧调试,各项条件待技术专利商确认后即可投料。
装置复杂性致建设周期延长:丙烷脱氢装置相对其他化工装置复杂性更高,几个关键设备需要海外供应商定制,因而进度较最早方案有所拖延。从具体工程进度推进来看,卫星石化和海越股份的项目均未出现过非技术原因拖延,因而进度结果符合我们持续跟踪的情况,体现了两家公司的项目执行能力。
先发优势显著,后续项目难至:横向比较来看,两套装置进度均远远好于同期规划项目。我们跟踪了国内的相关项目,未来两年仅有5套丙烷脱氢装置投放市场,其他项目进展均严重低于预期。考虑到丙烯市场规模和自给率现状,暂无过剩之虞。
两家装置分别采用不同工艺路线,卫星石化将是国内UOP路线投产的首套装置,预计可于本月出产品。海越股份是继天津渤化后的第二套Lummus技术装置,试车时间预计在一个月左右。从国内外相关装置的运行情况看,试车不确定性较低。
国内需求回暖,丙烯进入新一轮上涨周期;国内液化气和中东CP价格疲软,美国页岩气副产物逐步开始外售;国内煤化工烯烃路线投产进度比预期差很多。丙烷脱氢短期盈利水平和长期逻辑均好于预期,将享受石化原料革命和新工艺路线带来的红利,盈利前景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