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祎鹏恒业售假手法低级,但并不妨碍其十几个员工生产出几千万元的月流水。在网上搜索“祎鹏恒业”显示:这是一家涉猎服装、箱包皮具、珠宝、眼镜、化妆品、香水、红酒等商品的“多元化公司”,其主要经营品牌包括Armani、Burberry、Dior、Hermes等世界奢侈品品牌,并与聚美优品、京东、亚马逊、国美在线、1号店、走秀网、拉手、美团都有过合作。
7月29日,国内奢侈品网购市场浮现制假案:新近赴美上市没多久的聚美优品,因其第三方商家造假被曝光。而值得反思的是,类似对第三方商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监管的,还远不止聚美优品一家。
假货真包装
“100%正品、100%信赖”“30找订单天拆封无条件退货”……这些貌似从消费者利益出发“较真”的口号,没能盖得住聚美优品售假的事实。据调查:作为聚美优品上的奢侈品服装供货商之一,祎鹏恒业对外号称卖的都是由海外供货商采购的正品大牌,但纸箱上的快递单却证明了这些伪大牌其实是来自湖北、浙江等地的高仿货;虽然聚美优品说会验证第三方的营业执照、相关商品授权书、相关货物进口报关单,但祎鹏恒业无论是品牌授权书还是产品海关关单其实都是PS出来的;至于让消费者想不通的包装为啥还是真包装,则被曝可从其他渠道采购到相应的奢侈品包装袋配对。
另据其内部文件显示,祎鹏恒业在不同电商平台上“穿”不同的店铺“马甲”。比如:在聚美优品上叫“时尚奢品”,在京找订单东上叫“百纳时尚”,在国美在线上名为“百纳奢品”,在亚马逊上是“恒业奢品”……
退货重新卖
“我为自己代言”——做化妆品起家的聚美优品,不久前成为纽交所历史上最年轻的上市公司之一;刚刚30岁出头的创始人陈欧,也成为了纽交所最年轻的上市公司CEO。然而,在光鲜的互联网偶像背后,是难以回避的“假货门”。早在今年3·15当天,聚美优品就开放仓储欢迎公众进场看真货并且发起真品联盟。然而,包括雅诗兰黛、兰蔻、DHC等在内的多家全球知名化妆品牌,均表示从未授权聚美优品销售自己的产品,但这些品牌至今还是在聚美优品上天天打折的重点。
截至本报记者发稿时,聚美优品和京东两家已率先发声明表示将找订单关闭涉假店铺,同时对买家发起无理由退货。然而有网友追问:“假货退回以后又会去哪儿?”调查显示:祎鹏恒业今年上半年共处理了近3000笔退换货申请,过半数都是“名表”的质量问题,主要包括“指针掉了”“时间不准”“表带断裂”“进水”等。而祎鹏恒业负责人私下曾表示,如果不是因为今年3·15“网购7日内无理由退货”的条款出来,公司的销售额还会翻上一番,不过“也无所谓,只要退货回来了,再修一下、包装一下重新卖呗”。
违法成本低
为做大产品线同时规避风险,自营+平台的模式已成为国内B2C电商的典型策略,而平台上的大批第三方商家在给电商平台们交佣金或返点的同时,也带来了网货的真假难辨。业内人找订单士透露:“第三方平台商铺会售假,已是行业内公开的秘密。如果你在网上买到7.5折以下的LV、爱马仕、香奈儿、普拉达,98%可能都是假货,因为这些一线大牌进价就超过7.5折。”事实上,祎鹏恒业只是中国电商市场上庞大的假货产业链中的小角色,每天有数以万计的类似公司通过制作假的品牌授权书以及报关单据上网购。奢侈品售假带来的暴利让电商平台们心痒难耐,其中包、表、服饰、化妆品已成重灾区,建议应从整个产业链来看售假和打假的问题。
互联网法律专家赵占领指出,如果电商平台要摆脱干系,就应举证自己已经尽到了审查和监管的责任。如果发现商家售假,关店固然是第一步,接下去是否还应让商家连带售假平台,一起赔得血本找订单无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