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区域性油气管网,加快互联互通,形成以沿江干线管道为主轴、连接沿江城市群的油气供应保障体系。规划明确输油(气)管道里程从2013年的4.4万公里增加到2020年的7.0万公里。
业内人士指出,随着长江经济带建设的启动,输油(气)管道建设加快,油管的消耗量很大,特别是高端无缝管、中大口径的长距离油气输送管(SSAW管和LSAW管)。估算目前非API油井管、中大口径长距离输送用管年内供需可能还有缺口,结合现有已建、在建产能统计情况来看,“十二五”后期中高端钢管供应能力也可能略显不足。目前一些钢厂正在开发LNG(液化天然气)等输送用大口径管道及组件项目、油气管道输送设施用特殊钢与钛合金复合管项目等,以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
《意见》明确打造沿江绿色能源产业带。在做好环境保护和移民安置的前提下,以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澜沧江等为重点,加快水电基地和送出通道建设,扩大向下游地区送电规模。加快内蒙古西部至华中煤运通道建设,在中游地区适度规划布局大型高效清洁燃煤电站,增加电力、天然气等输入能力。研究制订新城镇、新能源、新生活行动计划,大力发展分布式能源、智能电网、绿色建筑和新能源汽车,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变革。立足资源优势,推进页岩气勘查开发,通过竞标等方式出让页岩气探矿权,建设四川长宁—威远、滇黔北、重庆涪陵等国家级页岩气综合开发示范区。稳步推进沿海液化天然气接收站建设,统筹利用国内外天然气,提高居民用气水平。
一些从事优特钢贸易的经营者认为,打造沿江绿色能源产业带,开发利用水利、电力、天然气、新能源汽车、页岩气等,需要大量的各类优钢、特钢。以页岩气综合开发为例,国家能源局正式发布《页岩气发展规划(2011~2015年)》,提出到2015年,国内页岩气产量将达65亿立方米,2020年力争实现600亿~1000亿立方米。这说明我国的页岩气开采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将成为我国能源重要支柱。
开采页岩气直接拉动钢材需求。开采页岩气钻井使用的特殊扣油井管主要是高端特殊扣油井管(非API油井管,主要品种为13Cr、超级13Cr、双相不锈钢管、镍基油井管等)。据了解,页岩气特殊扣油井管2012年需求还基本是零,但估计到2015年,页岩气带来的特殊扣油井管需求增量将达到6.5万吨,到2020年将达到60万~100万吨,是目前油井管市场容量的两三倍。此外,页岩气产业链上的工程机械装备、电力、水资源供应等,都需要消耗大量钢材。有业内专家分析,加快页岩气开发拉动LNG油气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可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制造业
长江经济带建设拉动钢材需求的还有一个引擎就是打造世界级制造业集群,为优特钢市场注入动力。《意见》提出培育世界级产业集群:以沿江国家级、省级开发区为载体,以大型企业为骨干,打造电子信息、高端装备、汽车、家电、纺织服装等世界级制造业集群,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长江口造船基地和长江中游轨道交通装备、工程机械制造基地;突破核心关键技术,培育知名自主品牌。此外,在沿江布局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和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长江经济带建设中高端装备、汽车、家电等世界级制造产业集群的形成,以及长江中游轨道交通装备、工程机械制造基地的建成,制造业对钢材的需求量将明显增加,特别是各类优特钢如轴承钢、弹簧钢、齿轮钢、工模具钢、高温合金钢、不锈钢等,都是装备制造业所消耗的主要钢材。
农业以及城镇化建设
长江经济带建设拉动钢材需求的引擎还有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和现代农业建设,钢材的潜在需求量十分巨大。《意见》明确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按照沿江集聚、组团发展、互动协作、因地制宜的思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增强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创新城镇化发展体制机制,全面提高长江经济带城镇化质量。同时,《意见》还明确提升现代农业和特色农业发展水平。保护和利用好长江流域宝贵农业资源,推进农产品主产区特别是农业优势产业带和特色产业带建设,建设一批高水平现代农业示范区,推进国家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建设,着力打造现代农业发展先行区。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打造粮食生产核心区和主要农产品优势区。
新型城镇化建设和现代农业建设,都离不开钢材的支撑。业内人士分析,城镇化建设一直是中国经济建设的重点,国家更加强调提高城镇化建设的质量,因此在今后几年中,城镇化建设是拉动国内钢材需求的重要动力。
由国家发展改革委主导的《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规划(2011~2020年)》初稿言明,“城镇化将在未来10年拉动40万亿元投资”,这将是拉动钢市需求的一大闪光点。一些钢贸商预计,长江经济带建设、全面推进城镇化建设,将为未来钢铁需求释放提供长久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