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如今京东(jd)、阿里巴巴(1688)等电子商务巨头已纷纷抢滩登陆争夺农村电商这块未开发的宝地。近日笔者到英德部分村镇采访时发现,如今农村电子商务已经成为了许多农民在田间地头热议的话题,其中大部农民都愿意尝试这一新鲜事物,同时他们也向笔者反映,目前农村上网的软硬件条件还没有得到改善,使得农村电商现在只有“商”却没有“电”。
据悉,许多电商巨头目前已相继在广东清远部分村镇建立电商服务点,为当地农民提供网上购销等相关服务,但“上网难”仍然是制约广东清远农村电商发展的“最后一公里”。
一、许多农民家里没有电脑和宽带。
二、许多农民没有智能手机,而且农村的3G、4G信号覆盖相对比较差且移动上网资费较贵,使得移动互联网的使用率在农村不尽如意。因此,乡镇的农村电商服务点就沦为了代购“超市”,农民网上购物往往需要专程前来下单、购物,而电商方便快捷的优势就难以显现出来。
所以笔者认为,这种只有“商”却没有“电”的现象,说明农村电商平台在农村还没有铺设到“最后一公里”,还没有延伸到农民的电脑、手机的键盘上,使得电商服务点与昔日的“供销社”相差无几。因此,想要发展电商改善农村互联网使用环境是广东清远当务之急,只有让农民亲自上网“淘宝、京东”,才真正实现了通过打造农村电商平台,来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的目的。
然而,想要在短时间内改善农村上网条件,投入的资金无疑将十分巨大的。笔者认为,既然阿里巴巴、京东等电商巨头将是未来农村电商发展的受益者,那么打破农村电商“最后一公里”瓶颈他们同样责无旁贷,而且阿里巴巴、京东也完全具备这方面的能力。
这些电商巨头都是在海外上市的旗舰级企业,拥有雄厚的资金实力,完全有能力为广大农村客户提供定制版的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上网设备,从而改善农村上网的软硬件条件。
然而阿里巴巴、京东等电商巨头都在经营虚拟电信业务,并拥有自主品牌的手机卡、上网卡,不妨可以为农村地区的客户提供价格低廉或免费的上网流量,从而解决农村上网的信号、资费等问题。通过这种“借船出海”的办法,农村电商的发展环境将得到进一步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