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订单找产品就上88订单网
  • 订单
  • 产品
  • 公司
  • 资讯
  •  
  •  
资讯分类: 化工涂料 建材家装 五金模具 电工电子 服装鞋帽 照明仪表安防 医疗器械 电子商务 食品农业 数码家电 冶金矿产 橡胶塑料 农林牧渔 商业贸易 商务服务

创业板上演疯狂大逃亡

2014-3-19 10:11:16  来源:  字体大小:

2014年两市解禁市值高达1.62万亿元,从主板到中小板、创业板,部分首发股东面临“高位套现”。一边是新股发行保持高位,次新股炒作愈演愈烈;一边却是曾经的上市首发股东纷纷“出逃”,减持理由五花八门,方式堪称花样翻新。


  盘点林林总总的套现路径,“解禁”减持、关联交易乃至并购重组,均成为“获利”通道。从管理层、大股东、PE到机构投资者,每当市场升温,便争先恐后展开“大逃亡”。


    PE并购吸金让股民成“冤大头”


  尽管珠海中富的并购泡沫宣告破灭,CVC资本却从交易中获得数亿元收购款,A股上市公司、股民代其充当“冤大头”。
  随着上市并购日益活跃,关联交易作价不公允,独立性缺陷问题凸显。佛山燃气、京客隆均因此倒在上市“最后一公里”路上。而私募资金的参与,带来财务性投资的变现问题。2013年末被证监会立案的珠海中富便是一例。


  作为国内最大的饮料瓶生产基地,珠海中富是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等跨国品牌的灌装厂。根据财报,2007年至2011年的五年间,其年均净利润达8753万元。仅登陆A股后的10年间,复权股价就上涨了近9倍。然而,就是这样一家资本市场的“优等生”,却被一轮堪称诡异的收购合同击垮。


  而作为全球最大的私募基金之一,在珠海中富大股东CVC资本把持珠海中富首年,上市公司净利润就下滑约50%。随后,CVC资本不止一次向珠海中富倒卖旗下公司。2012年9月,珠海中富在一天内抛出50多条公告,收购海外大股东CVC资本旗下48家子公司股权。这起交易最初涉及资金8.85亿元,几乎是公司2004年以来的全部净利润。


  随之而来的,就是股票业绩的连连跳水。2012年下半年,珠海中富净利润亏损约1.68亿元,全年下滑约500%。2013年上半年,更是创下业绩同比下滑约46倍的记录。其股价从5年来的15.96元高位,一度跌至2元以下的新低。


  《经济参考报》记者查阅财报发现,CVC资本全额转让给珠海中富的48家子公司中,有13家2011年报亏,20家2012年中期亏损。“从企业发展角度,根本看不出交易的合理性。”复旦大学会计学系教授李若山说。尽管珠海中富的并购泡沫宣告破灭,CVC资本却从交易中获得数亿元收购款,A股上市公司、股民代其充当“冤大头”。


  此外,“做局”的另一个帮凶则是中介机构。珠海中富报价8.85亿元的定价依据之一,来自北京一家名为“恒信德律”的评估公司。然而,这家评估中介出具的资产估值,不仅较会计师审计的净资产大增50%,其速度更可谓批量生产。《经济参考报》记者查阅公告发现,该评估团队仅用48天,就实地验明北京、重庆乃至乌鲁木齐、哈尔滨、海口等约40个地市的拟收购公司,堪称“奇迹”。


  李若山认为,评估报告沦为“想评多少评多少”。大股东花钱做高估值,交易的埋单者却是上市公司。


  而同年成功过户的北京利尔非公开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方案中,标的资产金宏矿业及辽宁中兴的股权增值率也分别高达1334.26%和103.44%。“上市公司动辄出现超高溢价收购显然并不正常,冠冕堂皇的收购理由之外,存在向利益相关方进行利益输送的可能。即使并购方案中欲募集所谓的配套资金,还有可能导致市场资源错配与浪费。”财经评论员曹中铭说。

 

高管套现理由“五花八门”


  从“改善生活、提高生活品质”,到因“个人原因”辞职,五花八门的减持理由难掩背后的利益冲动。


  2013年A股从2400点关口一路下挫,在2000点上下跌宕。相对于大盘的反复,创业板却连续走出独立行情,文化传媒、手游概念相继独领风骚。


  然而,随着股价不断高涨,上述飙升个股的管理层却借“改善生活、提高生活品质”,到“个人原因”辞职之由纷纷减持,五花八门的减持理由却难掩背后利益冲动。WIND统计数据显示,按照公告日期计算,仅2013年以来,就有320家创业板上市公司发生了关键持股人(大股东、董监高以及持股比例在5%以上的股东)的股权变动,其中,整体呈现减持方向的企业就高达298家,净减持金额则高达443亿元之巨;相比之下,整体呈现增持的公司却仅有22家,这22家企业整体净增持金额仅有5.15亿元。从交易细节来看,2013年以来,上述320家创业板企业共计发生来自高管(含亲属)的股权变动3082起,其中有2814起为减持,减持总金额高达235.19亿元,而增持的金额却仅有6.7亿元。


  2013年11月,华谊兄弟、海格通信、三川股份、立讯精密纷纷发布减持公告,减持者均是公司大股东或董事长。其中,三川股份称接到公司第一大股东告知函,集团称为改善员工生活、分享企业发展成果,减持公司218.4万股。而三川股份董事长童某则表示,“为了改善生活,提高生活品质”,减持公司137万股,成交价在14.2元/股。


  《经济参考报》记者查阅公告发现,对于管理层减持目的,尽管有些公告有所解释,但大部分均表示为“个人原因”,比如,华谊兄弟某高管去年8月通过大宗交易平台两次减持,公告中则表示:减持主要是因为孩子工作、个人理财、投资新项目。
  又如,某创业板上市公司两名董事在季报前踩点减持,公告回应称“两位董事收入不高,由于孩子在国外读书等原因,个人需要通过减持,换取一些现金以备不时之需”。


  上海一家基金公司投资部门负责人表示,特别是在飙升期间的创业板、中小板个股中,频频出现的减持热往往催生“跑得快”,或曰精准减持现象。


  此外,频频上演的套现戏码,还伴随创业板管理层的“辞职减持”热。


  大股东“资产大挪移”掏空上市公司


  “如果一个市场只有大股东套现赚钱、投资者不断亏钱失血,股市就会成为‘合法集资’和‘庞氏骗局’。”


  除公司高管为减持抛出花样百出的理由外,在非整体上市普遍存在的背景下,上市公司背后的大股东套现戏码更为跌宕起伏。


  作为曾经的“农业第一股”,北大荒2013年先是因违规拆借逾9亿元,被上海证券交易所谴责,随后又因信息披露违规,收到中国证监会黑龙江监管局下发的3份行政处罚书。其一笔大股东关联交易更是陷入质疑。


  北大荒宣布以6161万元报价,向大股东转手十年前以4.76亿元收购的子公司北大荒米业股权。根据合并财务报表,北大荒米业2012年合并主营业务收入高达约83亿元,仅一季末的账面货币资金便超过3亿元。市场人士认为,这一交易尽管具有剥离重组资产的战略意义,但的确存在作价过程不够透明的瑕疵。


  华宝兴业基金董事长、华宝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郑安国指出,上市公司本应通过规范治理架构和信息披露,制约内部人道德风险。上海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证券业人士表示,除了类似北大荒的违规拆借、挪资,一些上市公司仍在以高估值收购大股东资产,或将上市公司的优质资产以低溢价关联交易转出。


  事实上,在名噪一时的明星电力案中,原深圳明伦集团董事长周益明就借虚增母公司及7个子公司的注册资本金3亿元,从而完成入主上市公司。此后不到4个月,就通过庞大的交易资金流出,几乎顺利“掏空”上市公司。根据起诉书,该大股东以恶意对外投资、违规担保、虚假贸易以及违规拆借资金等方式,造成了上市公司资金损失4.76亿元,以及承担违规担保责任1.91亿元。2007年经四川省高级法院终审裁定,周益明成为中国资本市场上第一个以“合同诈骗罪”被判处无期徒刑的上市公司董事长兼大股东。


  “如果一个市场只有大股东套现赚钱、投资者不断亏钱失血,股市就会成为‘合法集资’和‘庞氏骗局’。”郑安国说。
  而随着老股转让被引入,其是否会沦为大股东套现路径的担忧依然存在:利用老股转让套现一是不存在限售期,二是募资直接归股东所有,三是相关费用较低。比如,1月上市新股中就有股东发行老股的费用由发行人承担。


  市场人士表示,随着2014年新股市场及重组概念再度升温,对大股东套现行为的监管理应更为严格,避免“大股东吃饱喝足,小股民失血割肉”的资本游戏重演。“比如,上市公司的业绩承诺等信息披露不能只是流于形式。报喜不报忧带来业绩大幅下滑,受益方理应受罚。”上海财经大学现代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奚君羊说。



  机构“低买高卖”暗藏寻租


  由于定价过程不透明,发行人、主承销商与参与询价机构往往结成利益同盟,导致报价畸形。而机构借持股成本较低进场,上市后抛售令中小投资者埋单。


  尽管新一轮新股发行体制改革“重拳”频出,但新股上市前机构借持股成本较低进场,上市后抛售令中小投资者埋单,这一“低买高卖”现象甚至愈演愈烈。


  WIND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以来,共有48只新股完成发行并上市交易,共计发行股份24.05亿股,其中发行新股20.08亿股,老股转让3.97亿股。从发行的股份数量来看,48家企业发行数量总计为24.05亿股,其中网下配售数量为13.96亿股,网上发行数量为10.09亿股。与此同时,长达一年多的新股发行暂停,以及发行人大比例剔除高报价压低价格发行,也使得消失已经有一段时间的“新股不败”再度重返市场。WIND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已经上市的48只新股中,上市首日全部上涨,除了陕西煤业在内的4只新股之外,其余44只新股上市首日全部触及44%的二次临停限制,48只新股上市首日的平均涨幅则达到了42.75%,平均首日换手率则达到了13.22%。“新股不败”加上大比例的网下配售,使得参与网下配售的机构获得了大量的利益。


  比如,1月17日我国最大的阀门制造商纽威股份登陆A股,当日即被持股成本较低的机构投资者大笔抛售。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披露的龙虎榜信息,当日卖出金额最大的前三家席位中均为机构专用。上市当日纽威股份涨幅达19.58%,同时前五家机构及券商总部、营业部席位合计抛售纽威股份3.71亿元股份,高价套现离场。


  

责任编辑:88订单网
88订单网特别声明:
1、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88订单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2、本文为88订单网原创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关于 创业板

相关文章
  • ·联建光电9.5亿并购两公司 易事达
    9月26日,联建光电发布重组预案,公司拟以支付现金及发行股份相结合的方式收购上海友拓公关顾问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友拓公关)、深圳市易事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创业板上演疯狂大逃亡
    盘点林林总总的套现路径,“解禁”减持、关联交易乃至并购重组,均成为“获利”通道。从管理层、大股东、PE到机构投资者,每当市场升温,便争先恐后展开“大逃亡”。
关于88订单网 | 新手指南 | 诚征英才 |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付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快递查询 | 代理招募
客服:0769-82989878 客服传真:0769-81181218 电子邮箱:admin#88order.com 订单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英文网址:www.88order.com 版权所有 88订单网备案/许可证:粤ICP备14027189号-4 Copyright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