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业届新闻,国内某打车软件某负责人阐述该行业烧钱的逻辑,是这样说的:「国内出租车行业一年营业额保守估计有3000亿,一辆出租车的空驶率至少在30%以上,如果我们能把这个空驶率降低5个点,那整个行业的规模将提高200多亿,如果每年能够创造200亿的价值,你觉得盈利还是问题吗?」
这个数据看似没问题,实际上却有明显的逻辑问题。假定能够成功的降低空驶率5个点,将行业规模提升200多个亿。可这个钱不是都给你的啊,司机白给你打工么?人家要耗费油钱的要叫份子钱啊。那么你能分到多少呢?10%的佣金怎么样,够高的吧?现在一般的城市起步价10块上下,其中一块钱给你。乐观的说,打车软件公司有20亿人民币可以抢。20亿人民币,至少两家打车软件瓜分,平均一家10亿人民币。年营业额十亿人民币不少了。
可是,这样实在是太乐观了。一旦你收费,竞争对手为了获取更多市场,就会跟你玩免费策略,在免费的竞争策略冲击下,20亿的营收能剩下多少?我无法给出准确预测,但能剩下10%,也就2个亿就不错了。你觉得盈利还不是问题么?或许有人说,两家公司如果达成默契呢?简单,那样就会出现第三家利用免费策略冲击这个市场。
好吧,请问你投入多少成本才能做到降低空驶率5个百分点?不好意思,你给不出数据。给不出数据的另外一个原因,中心城市的交通每况愈下,任何一个城市都将塞满更多机动车,道路状况不可能有本质的改善。
据说某打车软件烧钱大战时间投入了14亿人民币。我悲观的觉得,这家公司可能这辈子也赚不回来这么多钱了。不过还好,有买单者,不是烧自己的钱不会肉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