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
构建战略供应链是钢铁企业应对竞争、加快发展的共识
供应链之间的竞争是当前企业竞争的主要形式之一。战术上如何组织生产、控制成本和管理库存,战略上如何利用资源配置、利益关系和交易结构进行竞争和合作等,都是供应链的核心企业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从供应链体系来看,中国钢铁企业在制造环节虽仍存在进一步提高运营能力等战术层面的问题,但在战术层面已经具有一定国际竞争优势,面临的挑战主要来自战略层面。中国钢铁企业面对供应链上下游缺乏纵横捭闽的博弈能力和长远规划的能力,在全球供应链体系中组织、协调和主导能力薄弱,突出表现为:有规模巨大的铁矿石需求却形成不了定价优势,有超过全球一半的钢铁生产能力但对全球市场格局的影响甚微。国内资源紧张状况长期存在,市场波动性及竞争性与资源环境约束加剧,使中国钢铁企业与上下游企业广泛结盟,建设稳定、高效、低碳、合理成本和面向全球的战略供应链显得尤为迫切。
钢铁企业必须加强与上下游优秀企业的合作,避免被边缘化,这是当今钢铁企业的普遍共识。如安赛乐米塔尔通过并购具有资源或市场优势的钢铁企业,成为全球最大钢铁公司。新日铁与同属三井财团的三井物产?穴控制铁矿权益?雪、商船三井?穴负责物流?雪等企业各司其责、密切配合,以最大化供应链体系的整体利益为目标,战略供应链管理能力成为其全球竞争力的主要体现之一。
中国钢铁业集中度与上游铁矿石和下游汽车等产业相比明显偏低,更需要在全球范围内与资源供应商、战略客户和重要第三方服务商等建立密切合作关系,积极构建基于竞合理念、强调协调合作的战略供应链,将在冶炼制造环节的优势拓展至形成供应链体系整体竞争优势。这是中国钢铁企业加快转型发展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和现实选择。
贸易与投资、国外与国内相结合,保障重要资源的稳定供应
钢铁产业资源及市场的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钢铁业所需铁矿石对外依赖程度偏高。中国钢铁企业更主动向沿海大港靠拢,主要目的便是以更低物流成本利用海外优质铁矿和销售钢铁产品。
重要资源供应格局对中国钢铁企业可持续稳定发展具有战略性影响。铁矿石、焦煤和
加强与国外资源企业的战略合作。中国钢铁企业主要通过贸易或投资权益矿获取国外铁矿石等重要资源。全球铁矿石供应量并不存在较大问题,但中国钢铁企业从权益矿获取资源的比例过低,所面对的挑战是如何综合运用贸易和投资等手段,以合理价格获取稳定的铁矿石供应。中国钢铁企业要从“以贸易获取重要资源为主”逐步努力向“贸易与投资相结合获取重要资源”发展。借鉴新日铁和安赛乐米搭尔等钢铁企业投资资源产业获取权益矿的经验,结合中国实际,中国钢铁企业可利用当前铁矿石市场处于调整的有利时机,着重寻找合适机会参股或收购国外矿产企业。中国钢铁企业投资权益矿要重点关注澳洲、巴西等地中小型矿山及新兴矿企,以获取长期稳定、合理价格的矿石供应为主要目标;要研究和理解主要资源出产国的资源战略和政策,理解对方可能接受的商业模式及投资条件,按商业原则处理对外国资源产业的投资。
充分挖掘国内矿产资源潜力。在利用全球资源的同时,中国钢铁企业应争取各级政府支持,挖掘国内矿产资源潜力,努力扩大自有矿山资源的供应比例;由于国内铁矿石品位一般较低,相应要加强低品位铁矿石利用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有重点、分层次利用国内资源,增强、提升对国内铁矿石和焦炭等重要资源的掌控能力,以此作为保障资源合理成本和稳定供应的另一渠道,增加与国际矿业巨头的博弈筹码。
积极构建完善的废钢循环利用体系。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推进,钢铁积蓄量快速增加,预计到2020年左右,废钢供应量将能基本满足国内炼钢对废钢的需求,届时中国废钢投入比率将达30%以上。此外,废钢与铁矿石价格具有同步波动性质,多利用废钢可抑制铁矿石价格上扬。“减少铁矿石比例,提高废钢比重”既是行业发展规律也是中国钢铁业既定方针。中国钢铁企业需高度重视这一发展趋势,加大废钢循环利用力度,完善废钢回收物流体系,稳步增加废钢在炼钢原料中的比重,提高掌控废钢资源能力,构建完善的废钢循环利用战略。这对中国钢铁企业节能减排、降低生产成本、逐步改